m6米乐平台注册《河南省“十四五”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印发!

发布日期:2024-05-19 02:15:43     来源: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 作者:m6米乐手机网页版登录

  为深入贯彻中央、国务院关于“互联网+教育”的决策部署,细化落实《河南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信息化发展体系,日前,省教育厅、省委网信办、省委编办、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通信管理局等八部门联合编制了《河南省“十四五”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根据规划,到2025年,我省将建成全省教育专网和教育云体系,形成云网融合的信息网络支撑环境;建成省级“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实现数据互通、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加快传统学校数字化转型,推动各级各类学校数字校园全覆盖,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建成智慧校园。建成融合贯通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师生时时处处获得优质资源的意愿得到满足。健全优化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全面打通数据孤岛,提升教育数字化治理与服务能力。构建新时代信息化能力素养培训体系、多层次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教育监测与评价体系。信息化在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中的叠加倍增作用充分显现。

  创新应用试点工程:围绕“人工智能+”、“5G+”、“区块链+”、“密码+”等前沿领域,分区域、分层级布局试点项目,培育种子学校、示范场景、先进模式。

  “十百千”示范工程:认定不少于10个省级智慧教育示范区(县)、100所省级智慧校园示范校、1000个信息化创新应用优秀案例。

  信息化能力与水平评价工程:构建用户评价与第三方评价并重的信息化评价机制,以教育大数据为依据,通过纵横向对比、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区域及高校信息化能力与水平开展综合评判。

  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有力抓手,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的必由之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互联网+教育”的决策部署,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信息化发展体系,根据《河南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总体要求,制定本规划。

  “十三五”以来,全省教育系统围绕健全“三通两平台”、推进“三全两高一大”两条主线,持续优化教育信息化发展机制、改善信息化基础环境、扩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覆盖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育信息化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是信息化基础环境明显改善。全省中小学校实现百兆互联网全接入,多媒体教室覆盖率达到99%;中等职业学校数字校园标准化建设快速推进,高等学校教学、办公、生活等公共设施的智能化改造成效显著。二是资源供给能力明显增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含技工教育,下同)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立,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逐步完善,在扩大数字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信息化意识和能力明显提高。通过实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管理人员专项培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学生信息素养显著提升,教育管理人员信息化意识与能力显著增强。四是网络安全防护水平明显提升。网络安全主体责任体系、监测预警体系和应急处置机制基本健全,安全风险防控能力显著增强。五是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有效构建,为指导和推动教育信息化2.0示范区、中小学数字校园标杆校、高校智慧校园示范校提供了标准支撑。六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程度不断深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网络合作教研等新模式不断普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大规模线上教学的成功实践,为加快教学模式改革积累了丰富经验。七是政务服务数字化能力显著提升,“一网通办”“互联网+监管”顺利推进,行政许可类即办事项和不见面审批事项占比持续提升。

  当前,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方兴未艾,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持续深化,对教育的性影响日益凸显。我省教育信息化虽然取得阶段性成效,但还存在网络接入水平不高、平台服务能力不强、数据应用效能不足、管理服务信息系统的数字基座建设滞后等问题。“十四五”时期,是我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省的关键时期,有效抓住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必须对标河南教育发展总体目标,聚焦转段升级、融合创新两个核心要义,坚持应用为王、服务至上,调整优化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在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数字资源供给、提升信息化能力素养、推动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促进教育治理智能化、筑牢网络安全可信体系等方面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实施一揽子重点工程,加速实现理念升维、技术升维、措施升维、投入升维,推动全省教育信息化高质量发展。

  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赋能教育综合改革、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推动信息时代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模式变革为主线,以优化教育信息化推进机制为动力,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通过实施一批创新性、引领性、突破性举措,实现信息基础设施、数据服务、应用系统、数字资源的集约化、一体化建设,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走出一条融合共享、集约高效的教育信息化高质量发展道路,为建设教育强省提供强力支撑。

  ——坚持目标导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推动和服务教育改革发展作为根本目的,把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作为核心理念,面向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聚焦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加快实施教育新基建,布局省-市(高校)-县-校四级信息化支撑保障体系、资源供给体系、管理服务体系、数据治理体系和安全可信体系,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

  ——坚持统筹推进。加强教育信息化科学规划和顶层设计,统筹好创新与传承、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抓住教育新基建、数据治理、素养提升等关键环节,实现“互联网+教育”与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的联动、协同发展。

  ——坚持创新引领。推进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服务中的创新性、效能性应用,发挥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作用,培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新形态、新场景、新模式,推动教育理念重塑、学习方式重构、业务流程重铸,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

  ——坚持底线思维。正确处理发展和安全的关系,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全面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水平和数据安全治理能力,保障各类教育应用绿色安全、可信可控,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实现“互联网+教育”安全稳定、高质量发展。

  立足教育发展新阶段,着力健全教育新型基础设施,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打造教育服务新业态,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到2025年,建成全省教育专网和教育云体系,形成云网融合的信息网络支撑环境;建成省级“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实现数据互通、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加快传统学校数字化转型,推动各级各类学校数字校园全覆盖,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建成智慧校园。建成融合贯通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师生时时处处获得优质资源的意愿得到满足。健全优化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全面打通数据孤岛,提升教育数字化治理与服务能力。构建新时代信息化能力素养培训体系、多层次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教育监测与评价体系。信息化在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中的叠加倍增作用充分显现。

  1.建设全省教育专网。充分利用国家和我省公共通信资源,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和教育网已有建设基础,按照分级负责原则,建成由省级主干网、市县教育网和学校校园网组成的全省教育专网,覆盖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推动网址、域名和用户的统一管理。加强教育专网和公共网络的互联互通,优化教育专网网内、网间互访质量,提供快速、稳定、绿色、安全的网络服务。全面推进IPv6的规模部署,加速设备和应用的IPv6改造,实现IPv6全覆盖。

  2.构建全省教育云体系。依托各级政务云、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行业云等云资源,构建由省级主节点、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和高等学校分节点组成的教育云支撑体系,淘汰整合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低小散旧”的数据中心。按照应迁尽迁原则,2025年,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及所属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的全部信息化应用迁移至云平台,各高等学校及省属教育机构的通用型应用迁移至云平台。鼓励高校围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需要,构建跨行业、跨区域的融合云中心,实现资源互补、优势共享、成果互惠。

  3.构建“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设省级“互联网+教育”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部署教育管理服务业务中台、数据中台、身份中台、可信认证体系和大数据仓,建成全省教育数字治理的共享底座,制定教育基础数据、业务数据、数据交换等标准规范体系。以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为枢纽,推进各级各类管理平台、资源平台和第三方应用的深度聚合,实现平台互联、数据互通、资源共享、业务协同,构建“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形成教育数据领域主题库,依托省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为各地、各部门提供全省教育数据资源共享服务。

  教育专网建设工程:按照分级负责原则,加快建设由省级主干网、市县教育网和学校校园网组成的全省教育专网,实现中小学固定宽带网络万兆到县、千兆到校、百兆到班;推进网址、域名和用户的统一管理,实现IPv6全覆盖。2024年,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全面完成教育专网建设任务;2025年,完成全省教育专网建设任务。

  教育云体系建设工程:通过购买云服务、搭建混合云方式,统筹搭建区域教育云,为本地区教育机构提供便捷可靠的计算存储和灾备服务。以“开放平台+微服务”的架构,为学校(幼儿园)提供数据承载和应用服务。逐步淘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的低小散旧数据中心。2024年,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全面完成区域教育云构建任务;2025年,完成全省教育云体系构建任务。

  省级“互联网+教育”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工程:以可信认证体系建设和平台接口规范标准制定为基础,构建数据中台和业务中台,建设省级教育大数据仓,形成全省“互联网+教育”大平台的业务协同和数据流转枢纽。2024年,完成平台建设。

  4.提升校园网络服务能力。将网络环境纳入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校园网络全光网改造,推进5G、IPv6、新一代无线局域网等网络技术的落地应用。加快软件定义网络、网络功能虚拟化技术的普及应用,提高终端设备的泛在接入能力和智能化运维水平。鼓励高校和其他有条件的学校建设校园物联网,推进5G边缘计算、物联网与校园网有机融合,实现本地流量卸载,师生上网流量数据融合共享。

  5.提升终端设备配置水平。提升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和实习实训室数字化教学装备配置水平,在用教室全部配置多媒体教学设备,信息技术教室能满足课程开设需求。建设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具备教学行为感知、学情统计分析和课堂交互协作的智能化教室和基于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物联和智能技术的各类实验室、实训室,提高云终端配置比例。支持各地结合实际情况,为师生提供符合技术标准和教学要求的智能终端。

  6.健全管理服务信息体系。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充分利用区域教育云和上级部署的教育教学、校务管理、公共服务信息系统,提升学校管理服务水平。支持高校建设包含校园地理信息、AI位置感知、信息精准推送的智慧校园公共服务平台;建立融合校务管理、安全管理、能耗管理、安防监控、卫生管理、健康监测的智慧校园综合管理系统,实现校园态势的场景化、一体化呈现、校园活动的可视联动指挥和安全隐患的智能发现,支撑平安校园、健康校园、绿色校园建设。

  7.提升高校科研信息化水平。推动智能实验室建设,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开展科学实验、记录实验环节、分析实验数据,模拟实验过程,创新科研实验范式。推进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提高使用效率。打造基础研究和集成攻关云平台,建立新型科研网络共同。


m6米乐平台注册


上一篇:国家教育事业发展 “十三五”规划(教育信息化相关内
下一篇: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南省政务信息化项目